主辦: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延平新聞網 > 專題 > 新時代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 正文

努力繪就新時代美麗中國的南平畫卷

2017-11-21 07:50:46? 作者:   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鄭正華

?11月15日,武夷山,一年一度的海峽兩岸茶界盛會隆重舉行。在項目招商推介會上,市委、市政府發布了南平市綠色產業發展規劃及政策——

培育現代綠色農業、旅游、健康養生、生物、數字信息、先進制造、文化等七大產業,加快打造南平綠色產業升級版;

實施優勢品牌打造、卓越企業培育、產業融合促進、創新能力提升、人才動能激活等七項重大行動;

打造“政策洼地”,出臺百億產業基金等十大政策,全力支持綠色產業發展……

這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一場生動實踐!

這是實現321萬閩北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戰略謀劃!

一石激起千層浪。規劃及政策的發布,在與會客商中產生了強烈反響,也由此翻開了南平加快綠色發展的嶄新篇章。

“黨的十九大,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南平這樣的生態優越地區加快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動力。當前,我們正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選準做優與生態資源、人文歷史相得益彰的綠色產業,加快推動點綠成金、強市富民。”市委書記袁毅說。

思想引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作為閩江之源、福建的生態屏障,綠色是南平最大的特色,生態是南平最大的優勢。早在2002年,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到南平調研檢查,就要求南平要“發揮比較優勢,走出山區特色的發展路子,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 ”。

“從旅游生態經濟區,到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再到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我們牢牢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孜孜探求綠色發展的新路徑。”市長許維澤介紹說,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南平市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契機,以創新為動力,加快把綠色生態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五年中,南平市創建國家級生態縣4個、省級生態縣5個,森林覆蓋率從71.1%提升至77.3%,森林蓄積量從1.34億立方米增加至1.65億立方米,森林撫育面積達91.56萬畝,綠化造林面積22.2萬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8.5%,先后被確定為節能減排等六個國家級示范試點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始終保持在全國全省前列。


在此過程中,南平市扎緊綠色“緊箍咒”,嚴把新上項目環保準入關,高能耗的項目免談,污染重的項目免談,重復建設的項目免談。全市拒絕百余個不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新項目,關閉礦產開發企業110家以上、小木材企業600家以上,沒有新批一個礦產開發項目,沒有新上一個重化工項目。

留住綠水青山,換來的是金山銀山:武夷新區萬達文旅綜合體、中國人壽國壽嘉園、大容量動力鋰電池、邵武肉牛良種繁育加工等重大項目相續落地,僅2016年,全市引進投資億元以上簽約項目203個,總投資719億元,投資2000萬元以上招商項目新開工的就有274個。

香港永安國際投資公司總經理于小磊說,南平好山好水,文化底蘊深厚,可謂天生麗質,發展旅游產業等綠色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有基于此,公司對在南平的投資充滿信心。

奔著南平的綠水青山,順昌歐浦登、海源新材料等一大批項目在閩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勇于堅守、孜孜探求的閩北大地,在綠色發展的征途中收獲累累果實。截至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57.74億元,2013-2016年,年均增長達9.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達9.0%。產業結構愈加優化,旅游接待總人數、旅游總收入均實現翻一番,三產比例由2012年末的23.6∶42.6∶33.8調整為2016年的22.1∶42.1∶35.8,綠色發展成效進一步凸顯。

就在剛剛落幕的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項目招商推介會暨簽約儀式上,武夷山市夢享園、光澤縣司前現代化智能溫室蔬菜種植、松溪縣精密鑄造生產線等43個項目又簽約落戶南平市,總投資達85.67億元,涵蓋現代綠色農業、旅游、健康養生、文化創意等領域。

與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同步舉辦的首屆中國(武夷)食品博覽會也迎來了開門紅,現場參觀總人數達到5萬余人次,實現交易總額16.68億元。

“首屆中國(武夷)食品博覽會的全新亮相,是貫徹落實南平市七大產業規劃的具體舉措,我們從辦展規模、展會交易、品牌影響等方面進行創新和探索,對加快南平市食品產業發展,提升南平市農產品品牌影響都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市農業局負責人表示。

多年來的堅守,多年來的探索,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中,南平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也愈加堅定了以綠生金的信念與決心。

強化支撐,構架綠色產業“四梁八柱”

實現綠色發展的美好愿景,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關鍵在找準一條和南平生態資源、人文歷史相得益彰的產業發展路徑。

“就閩北而言,進入新時代,要在爬坡過坎中取得發展的新實效,就要始終保持綠色發展的定力,不斷強化綠色發展戰略支撐,因地制宜構建適宜綠色經濟發展的產業體系,努力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在茶博會項目推介會上,市領導如是介紹南平思路。

謀劃實施七大綠色產業規劃,正是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重要落筆。


10月25日,就在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之際,南平市在北京中國工程院召開咨詢論證會,請來國內頂級專家,為進一步完善南平市綠色產業發展體系,助推南平綠色發展跨越發展,把脈問診,凝聚智慧,集聚力量。

會上,《南平市綠色產業發展行動綱要》和《南平市支持綠色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獲得包括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劉旭,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員、院士趙鎧,中央電視臺總工程師、院士丁文華,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主任、院士洪茂椿等16名院士、專家的一致通過,這也標志著南平市綠色產業發展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早在9月17日,南平市就召開了一場為南平未來產業發展描繪美好藍圖的盛會——南平市七大產業綠色發展規劃咨詢論證會。評審通過了南平市現代農業、旅游、健康養生、生物、數字信息、先進制造、文化創意等七大產業綠色發展規劃。

11月15日,南平市綠色產業發展規劃及南平市支持綠色產業發展十條政策措施發布。

“規劃等的出臺,集中體現了新理念、新探索、新思路,既接續傳承,又與時俱進,是南平對綠色創新發展的頂層設計,是扎實做好推進綠色產業發展的‘立梁架柱’的重要一環。”市發改委同志認為。

“這也意味著,南平市強力培育現代綠色農業、旅游、健康養生、生物、數字信息、先進制造、文化等七大產業,以產業引領、以項目帶動促進綠色發展駛上快車道。”市經信委同志說。

對此,劉旭副院長指出,南平立足發揮優勢、選準產業、補齊短板、延伸鏈條、強化保障,統籌部署了現代綠色農業等七大產業的主要任務、重大行動、政策保障、組織實施,符合南平實際,把握發展趨勢,布局合理、重點突出、保障得力、措施具體,為加快推進南平綠色發展提供了重要行動指南,將進一步強化南平綠色發展的戰略支撐。

邵武味家公司董事長鈄祖軍對規劃和支持政策的出臺拍手叫好。他說,味家從生產銷售竹產品到賣文創、賣精品,從“貼牌”生產商到成為一家集竹產品研發設計、文化創意、生產制造以及O2O銷售于一體的竹制家居用品制造商,離不開政府方方面面的政策支持。此次政策再加碼,為企業加快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點綠成金,邁向綠色發展新征程

綠色發展,不僅要綠色,還要有發展,既要“生態高顏值”,也要發展有優勢。

以建設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為目標,南平高點起跳,著力打造富有活力的綠色產業升級版,一系列謀篇布局之舉緊鑼密鼓跟進——

3月20日,綠色發展創新大會暨綠色農業項目資本對接會在武夷山舉行,推出一批具有國家發明專利、國內領先水平的項目成果,現場簽約現代農業招商項目26項,達成融資合作項目57項,對接技術需求50項,28家大型商超、30家電商企業與73家農產品生產企業“聯姻”。

6月18日,南平市再次與省發改委等聯合舉辦綠色發展創新大會暨旅游項目與資本專場對接會,現場簽約旅游產業項目26項,總投資317億元,并與中國科學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等簽訂4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動旅游經濟轉型升級。


10月13日,南平市又在武夷山舉辦綠色發展創新大會暨軍民融合生物產業產學研對接會,共對接項目106個,23個項目現場簽約,其中投資類項目37個,總投資177.14億元。

三場對接會,是打通科技、人才、資本等要素與綠色產業的對接通道,讓供需雙方實現有效匹配,把生態資源轉化為資本、資金的有益嘗試。對接會引發的強烈反響,充分展示了南平市綠色產業發展的廣闊前景。

在綠色理念引領下,南平正以勃發之勢,奮勇爭先:

——著眼“全域旅游”,發揮水資源和特色文化優勢,在全國首創“水美城市”建設,得到國家水利部和省水利廳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謀劃實施總投資300億元的12個“水美城市”項目,把水流域治理與資源開發、城市改造、美化生活結合起來,以山帶水、以水補山,計劃到2020年基本建成,實現水美城美、宜居宜游,將每個城市的黃金水道打造成“城市客廳”,打造綠色發展新名片、新優勢,為水利部推廣“水美城市”建設提供樣板。

——9月25日,全省最大的林業項目、總投資215億元的南平市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項目正式實施。南平市僅用半年時間就完成該項目的前期所有工作,被列入全國18個森林質量精準提升重點項目之一,項目建設總規模469萬畝,建設期8年。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改善南平市森林質量,對生態建設質量提升、國家儲備良材良木等有著重要的意義。南平市將積極創新管理模式,力爭把該項目打造成全國林業領域PPP示范項目。

——作為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南平市正在積極策劃衍生項目申報,探索建立生態銀行,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保證農產品綠色優質安全的基礎上,做好加工增值的文章,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努力從農業大市變為農業強市。

——全力推進國家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試點工作,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全面治理,逐步將南平打造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地和水源涵養地,進一步提升資源環境承載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圍繞創新驅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南平向綠而進,補短板、延鏈條、強保障,著力構建富有活力的產業體系、技術體系、政策體系、金融體系,推動綠色強市、綠色富民——

作為福建的老工業基地,南平市一批優勢骨干企業,正加快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圣農計劃投資160億元再造一個圣農,南鋁、太陽電纜、南紡等企業增資擴產項目加快實施;

生物及新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風起云涌,今年,24個項目列入省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70.91億元。國內領先的大數據、云計算服務商——浪潮集團在南平投資50億元布局大數據、云計算等產業;石墨烯產業園將落戶延平區,打造上下游緊密結合、閉環完整的石墨烯智能大制造平臺及其產業鏈業態;

第三產業活力迸發,在旅游產業加速轉型的同時,文化創意產業快速增長,2012年至2015年,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達15.93%,列全省第一位,打響了閩北特色文化品牌,未來,南平市將打造以武夷新區和延平新城為兩大中心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圈。健康養生產業嶄露頭角,生態武夷、健康武夷、文化武夷將深度融合,推動產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綠色產業發展規劃等的出臺,繪就了南平加快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施工圖”。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領下,全市上下正以昂揚的姿態、鏗鏘的腳步邁向新征程,努力繪就新時代美麗中國的南平畫卷。(記者 劉暉 鄭金富 羅勇安)

更多>>延平新聞
更多>>福建新聞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江濱中路461號
辦公電話:0599-8807868   E-mail:ypqxcb@163.com  閩ICP備12013949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14090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10017
延平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38603   舉報郵箱:ypxw6161267@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閩公網安備 35070202100064號

日韩精品视频美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影库免费看| 7777久久久国产精品消防器材|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69XXX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青青草99热这里都是精品| 老司机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国产精品正在播放|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99久久综合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热99re久久国超精品首页|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精品国内在视频线2019|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观看| 99ri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亚洲系列国产精品制服丝袜第|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