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鎮:優化產業結構,助推鄉村振興
2019-01-23 16:56:09? 作者: 來源: 責任編輯:延平新聞網
|
??? 近幾年,在政府扶持下,太平鎮退養戶轉產轉業,踏上了轉型發展軌道,打開了生機勃勃的鄉村產業振興新局面。 ??? 時值隆冬,延平區太平鎮曾厝村境內的南坪溪畔,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工廠化產菇大棚里,卻顯得生機勃勃。展現在眼前的情景令人欣喜:一排排的菌筒上長滿了一朵朵香菇,有的綻開如傘,有的含苞欲放,遠望去宛若一行行正在彈奏的音符……菇床前,許多婦女正忙著“采擷”這些“音符”。村干部告訴筆者,工廠化產菇大棚是他們村退養戶曾禹鑾、曾禹堯領頭創辦的。 ??? 政府示范引導,助推轉產轉業 ??? 近年來,太平鎮以南坪溪流域為重點,抓住曾厝村列入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的契機,積極做好曾厝村的產業復興,引領示范帶動全鎮鄉村振興工作。 ??? 2017年,在區、鎮、村各級干部的引導和幫扶下,曾厝村退養戶曾禹鑾、曾禹堯創辦了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建設起工廠化產菇大棚,并組織退養戶108人從事食用菌栽培。 ??? “事實證明,食用菌栽培是一個短平快的好項目,我們已經收獲了兩茬,產值有大幾百萬元,比較適合我們退養戶發展,希望政府能加大扶持力度。”曾禹鑾由衷地對我們說,他們的合作社目前能日產栽培菌3萬袋,年可實現產值千萬元。新年伊始,他們計劃一面完善配套設施,一面增加栽培的品種。 ??? 曾禹堯捧起一只透熱的菌筒輕輕拍打:“香菇的生長期大約三個月,到1月初就開始進入市場。”村民曾禹麟2017年下半年在合作社參股10萬元,年底就嘗到了甜頭。“當年分紅2萬多元,一分錢沒拿又全投進去。去年合作社生產香菇80萬筒,今年計劃生產150萬筒。”曾禹麟喜笑顏開。 ??? 近年來,在政府的大力引導扶持下,太平鎮退養戶紛紛轉產轉型,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現代設施農業、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和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踏上了與美好的生態環境相得益彰的轉型發展軌道,開創了生機勃勃的鄉村產業振興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