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認識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歷史邏輯
2020-07-22 18:20:32? 作者: 來源: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責任編輯:鄭正華
|
二、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和發展 在領導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巨大成功,也經歷了曲折而艱難的探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堅定地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 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推進。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這里面最核心的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 我們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動搖,勇于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不可辯駁的事實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的鮮活生命力。 改革開放的歷程不是一帆風順的,也經歷過曲折,經歷了風險和考驗。歷史表明,正是由于有黨的堅強領導,由于方向正確、駕馭得當,我們才能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才能有力應變局、平風波、戰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機,才能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果弱化黨的領導,甚至放棄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性質就會改變,中國人民接續奮斗取得的偉大成就也會毀于一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將不復存在。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全黨全國必須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絲毫不能動搖。 三、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進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能不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續寫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能否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比如,強化請示報告制度;完善地方黨委、黨組、黨的工作機關實施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國有企業黨委(黨組)和農村、事業單位、街道社區等的基層黨組織發揮領導作用的制度規定;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作出部署,著力從機構職能上解決黨對一切工作領導的體制機制問題,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和體現到各方面各環節,等等。各領域各方面工作,無一不是從加強黨的領導抓起,最終落腳在強化黨的建設上。經過持續努力,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提升,黨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正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有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有力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和發展,就沒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啟。新征程上,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