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新辦指南 不搞“一刀切”也有特殊價值
2020-09-09 10:46:10??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9月7日,山東沂水提倡彩禮費1萬以內、婚車不超6輛、喜宴倡導雙方直系親屬參加的消息引發不少人關注。有網友提出,這一管理方式是否應該更人性化,有的人希望婚禮辦得隆重一些,而且除了直系親屬以外,也有很多親戚想要分享婚禮的喜悅。還有網友認為,這樣的倡議很好,可以減少鋪張浪費。(9月8日《北京青年報》) 山東沂水所出臺的喜事操辦指南并非首創,全國多地已行之在前出臺了類似的喜事操辦標準,一些地方因為配套了強硬的措施而引發了強烈的關注,比如2016年年初,四川省金陽縣出臺《關于遏制婚喪事宜高額禮金和鋪張浪費之風的實施細則(試行)》文件,以10條剛性規定遏制婚喪高額禮金和鋪張浪費之風,更早的2015年,四川省通江縣所制定的類似酒席新規,同樣也因為飽受質疑而改為“僅限制公職人員”。正是基于行政干預對個體權利的粗暴干涉,才有了對新規“一刀切”的公共憂慮。 紅白喜事泛濫,攀比之風屢禁不止,已然成為民眾的巨大負擔,尤其是“天價彩禮”如同瘟疫般蔓延與滲透,并釀成了大量的社會悲劇。2017年1月11日凌晨1點半左右,河南省湯陰縣一新郎因為天價彩禮,在婚夜錘殺新娘。天價彩禮,已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移風易俗,遏制奢侈和攀比之風的泛濫,就當前形勢和任務來看,無比重要而必要。以政府為主體進行倡導,出臺相應的標準,也是文明構建的應有之義。 以紅白喜事為切口的移風易俗,確有非行不可的必要性,不過較之目的正性而言,手段的正當性更為重要。出臺喜事新辦指南屬于文明建設的范疇,采取“一刀切”的強制手段與否,關乎到個體權利的有效性。馬克思說過,用不正當手段達到的目的,不是正當的目的。沒有程序正義與公平,就沒有結果的正義與公平。眾多先例說明,無視個體基本權利訴求和利益考量的“酒席新規”,都可能會遭遇巨大的抵制而非普遍性歡迎,更別說主動而自覺地遵守。 山東沂水的新規不搞“一刀切”的強制性,以此通過倡議激起更多人的認同與參與,從目的到程序都值得稱道。移風易俗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文明建設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盡管喜事新辦指南在短期內難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制定標準和提出倡導,就具備了破題之義,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意義。盡管其他地方已臺了標準,但標準的本地化彌補了制度性空白,也是基礎構建的必要選擇。 除此之外,標準的制定為規范行為和文明遵循提供了參照。實行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是總體性要求,最終要在紅白喜事、“彩禮”等細節上落腳,范疇如何掌控,尺度如何拿捏,沒有標準就沒有參照,沒有指南就沒有界線,也很難真正進行有效的遵守和控制。彩禮費1萬以內、婚車不超6輛、喜宴倡導雙方直系親屬參加……這些標準指向明確、范圍精確、界定精細,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在其內就符合減少鋪張浪費、厲行節約的要求,超過范圍則有鋪張浪費和奢侈攀比之嫌,并且超過的幅度越大則行為性質越惡劣。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要求,“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氛圍”。近年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已成為社會共識和一致行動,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但離預期依然有不小的差距,移風易俗任重道遠,還需付出更為艱巨的努力。這就需要我們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多方發力和多維推進,在尊重民俗和保護個體權利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手段和方法,激發全社會的認可度和參與度,發揮每個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文明創建和社會治理新格局,為移風易俗打下堅實的基礎。(堂吉偉德)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