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砥礪前行中聚“三力”之源
2020-11-09 09:15:03??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連日來,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表示將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匯聚起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強大力量,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人民日報》11月5日) 青年,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的那樣:“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順應歷史潮流,關注國家大事、國計民生,承擔社會責任,為國家和民族貢獻一己之力,是當代青年應該有的理想信念和遠大抱負。而仔細研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也是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愛黨愛國的表現和形式。只有深入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領會其內涵和要義,真正消化吸收,學以致用,才能匯聚起建設偉大祖國的堅定信念和蓬勃力量。 在堅定信念中“養定力”。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美好中國的藍圖,在新的起點上,我們更有底氣、更有信心、更有力量。穩經濟、促發展,戰疫情、斗洪峰,化危機、應變局……大戰大考之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為新征程積蓄底氣和力量,彰顯了偉大祖國的強大與繁榮,廣大青年更應該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保持正確的航向漸行漸遠。 在奮發有為中“添動力”。在各大高校的論壇上,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大家熱議的話題,青年人的激情因祖國的偉大成就而澎湃。當代青年要以無畏的精神、青春的朝氣、十足的干勁,身先士卒、埋頭苦干,立遠大之志、揚信仰之帆,始終保持“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毅力與恒心,始終堅守“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韌與心態,披荊斬棘、砥礪前行。 在多學善思中“增實力”。青年之于祖國的擔當亙古不變。青年是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中流砥柱,應該進一步提升自己投身強國偉業的硬實力,多學習多觀察多思考,勤動手勤動腦勤創新,克服本領恐慌、能力缺乏、閱歷不足等問題,“厲兵秣馬,蓄勢待發”,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傾力傾情、貢獻力量。(王繼川)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