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管中窺豹”式的惡評者
2020-11-19 10:11:38? 作者: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
“河南商報”微信公眾號11月17日消息,近日,一條河南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的短視頻在網絡引發爭議,評論區更是“炸了鍋”。“胃口可真好,就不能等下車再吃?”“轉運車上吃東西,會不會影響救治?”帶著這些聲音,11月16日,河南商報記者對話當事醫生,揭開爭議背后的事件始末。 (11月18日 《河南商報》) 急救醫生在救護車上吃香蕉的視頻一出,就被不少網友直噴各種不敬業、各種有可能危害患者的評論。然而,網友所看到的視頻,只是整個救援中的一瞬間。截取其中的一瞬,即給予與事實不匹配的評論,用“管中窺豹式”的揣測和評論是最合適不過的了,但是,這樣的揣測和評論也是最傷人的。 事實真相是,幾位醫生驅車420余公里,耗時近7個小時的急救,長時間的急救已經讓醫護人員饑腸轆轆、疲憊不堪。其中一位醫生緊急在路邊購買香蕉、面包充饑。即便在吃香蕉時,醫護人員也沒有一點掉以輕心,一直關注患者。 當真相逐漸被剝開,當惡評逐漸被換位思考所取代,急救醫護人員在急救時吃香蕉的需求,就得到了厘清,醫護人員本應該被尊重。評論,本應該在全部真相之上才能有一說一,而不是管中窺豹。 為什么會有一些人會有這樣的評論?因為在這些人的思維里,對醫生救護車上吃香蕉的行為,往往帶有先入為主的主觀傾向性,甚至在他們心里,根本就不在乎事實本身,而在乎自己所謂的一吐為快是否真的吐出來。 正是因為出于這樣的主觀心理,一旦再缺乏對事實真相的全面掌握,就會出現錯上加錯的主觀臆斷,出現帶偏節奏的、與事實有非常大出入的“惡性”評論。不管是對于在救護車上吃香蕉充饑的醫護人員,還是在急救室里喝一瓶葡萄糖的醫生。他們都將是語言暴力的受害者。 讓事實再飛一會兒,從多個角度環視事實,讓評論的嘴再等片刻。這不僅是時間的問題,更是嚴謹性、客觀性問題,也是人性問題。因為每一個熱點事件背后,都多少離不開對人性的拷問。偏頗的惡性評論,不是在溫暖人性,而是在用刀刺向人性。 事后,醫護人員還原真相,被救患者家屬也如實還原了醫護人員救人于危難的驚險、敬業事實,應該讓那些“管中窺豹”式的惡性評論者幡然悔悟。 在人人都可以拿著麥克風成為評判者時,當人人都可以UGC制作視頻、文字時,等一等事實真相,摸一摸良心的溫度和常識的厚度,以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基本態度發聲,應該是當下應有的素養。不當“管中窺豹”式的惡評者,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責任。(張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