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食”年菜為過年留存儀式感
2021-02-07 17:08:23??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因“就地過年”帶出的新年俗、新消費現象正在凸顯。相比2020年合家聚餐的狀態,2021年就地過年的單身人士如何能吃上一頓豐富又不浪費的年夜飯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易操作的輕量化“一人食”速成年菜成為了眼下滬上各超市的力推產品之一。(2月6日 中國新聞網) “生盆火烈轟鳴竹,守歲筳開聽頌椒。”過年團圓吃年菜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奈何,疫情風險尚未解除,為了保護自己,也為了保護家人,一些就地過年的民眾今年可能就吃不上團圓飯了。當然,“就地過年”也要有年味。一人食年菜烘托出新年俗特有的“儀式感”,仍值得我們期待。 或許有人會認為“一人食”有些孤獨,事實上“一人食”正是當前潮流。天貓發布的《2019-2020國民味道》數據報告就指出,一人食和懶人速食成為2020年六大年度美食趨勢之二。2019年“一人食”的商品銷量在天貓同比上漲30%。“一人食”速成年菜是“新食尚”與“老傳統”結合的新年俗,適合不少“就地過年”的年輕人。 眼下,“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已深入人心。相對于圍桌吃飯、胡吃海塞,精準對應一人飯量的“一人食”菜品能有效避免浪費。且低廉的價格符合不少單身家庭的過年消費觀念。進一步看,用輕量化的飲食供應,減輕消費者的“胃部負擔”,亦是健康生活所需,避免過年“吃出胖子”。 必須注意,在一些就地過年的消費者眼中,過年就得熱熱鬧鬧,可能會邀請三五好友圍桌吃飯。誠然,尊重傳統習俗是好事,可疫情防線不容缺口,圍桌吃飯無疑會增加疫情傳播風險。用“一人食”速成年菜補充消費者的飲食需求,引導消費者避免聚集,正是疫情防控趨勢所需,其潛在作用不容忽視。 當然,推廣“一人食”年菜,不必局限于“吃飯”。引同款菜肴回流家鄉,用遠程視頻直播牽動闔家團圓,實現虛擬團圓也是一種選擇。如何在“一人食”年菜附加更多過年體驗,可能是下一步需要拓展思考的問題。 提倡“就地過年”不能犧牲傳統年俗,不能死板地約束消費者。推出新年俗消費產品,融入年輕人可以接受的文化意象,激發新年俗特有的文化張力,用儀式感化解孤獨感,方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留在當地為疫情防做貢獻。(嚴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