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炫富常態化重在持之以恒
2021-11-24 16:27:30? 作者: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
11月18日,小紅書對外公布了最近半年“打擊炫富”專項治理的進展:今年5月-10月,平臺處置炫富類違規筆記8787篇,處罰賬號240個(11月18日 央廣網) 整治半年,成效顯著。時下的互聯網,幾乎所有帶社交功能的APP上,都能看到五花八門的“花式炫富”:21歲買房買商鋪、旅行坐私人飛機、花費20萬住總統套房、喜提勞斯萊斯幻影……富,當然無可原罪;“炫”,似乎也契合人類“愛顯擺”的天性。不過,備受詬病的炫富類內容,顯然不是簡單的炫耀勤勞所得的財富,而是通過虛假的人設、杜撰的故事,添油加醋、無中生有地做著流量生意?!办拧钡阶詈螅崭畹倪€是焦慮情緒、盤算的還是流量生意。 炫富不僅暗藏很多虛假內容,還容易滋生出不勞而獲的錯誤認知?!办拧钡锰?,擠兌的是真實分享的空間,擠占的是多元表達的資源。那么,如何評定這種表演式的炫富?標準之一,便是“避免炫耀遠超常人的消費能力”、“是否對他人有用”。在虛擬網絡世界“標記我的生活”,既要遵循“修辭立其誠”的古訓,更要秉持基本的審美與價值取向。有趣有用、同情同理,便是最好的分享。 當然,“反炫富”這么久,難免有人會抬杠,“怎么了,吃不起豬肉還不讓看豬跑了嗎?”真正的問題是,炫富的把戲,本質是“指鹿為豬”。撕裂階層之間的關系不說,亦在赤裸裸地鼓動人們嫌貧愛富、貪圖安逸、不勞而獲。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久治難絕的炫富行為,樹立起積極向上的生活理念,就要將反炫富進行到底,杜絕類似打著“體驗生活”的幌子、以低俗物欲挑逗并放大民眾焦慮情緒的內容生產。 當然,治理炫富內容不是一錘子買賣,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各方攜手共同治理。在今年2月,相關部門發布《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并發出清理宣揚攀比炫富、奢靡享樂等不良價值觀信息的通知。而平臺作為內容治理行動中的第一責任方,有責任、也有義務將打擊炫富內容列入到自己的“社區公約”中,用實際行動為打擊炫富常態化持續發力。只有構建良好的社區生態和氛圍,讓良幣驅逐劣幣,炫富等低俗內容才會從“熱門”里消散開去。 抵制炫富勢在必行,內容治理路阻且長。旗幟鮮明的抵制炫富內容,既能體現平臺對主體責任的自覺擔當,更凸顯互聯網治理的層級和能力。用持之以恒地“反炫富”來持續構筑美好內容生態,號召更多內容生產者自發加入“反炫富”行動中,共同攜手向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美好生活邁進,鍵盤間才有星辰大海,鼠標上才有山河日月。(鄧海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