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地圖”,彰顯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
2021-12-21 09:25:36? 作者: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
|
12月13日下午,百色市田陽區那滿鎮新生村第一書記黃大良在記者面前翻開一本標注著“防貧監測戶”的筆記本?!斑@是我從今年4月駐村時開始繪制的‘民情地圖’,全村7家扶貧監測戶在哪個屯、什么位置、路怎么走都畫了上去,并詳細記錄了家庭情況、監測原因和幫扶措施等?!彼f。(12月16日 廣西日報) 黃文秀在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擔任第一書記時,在扶貧日記里繪制“民情地圖”,對聯系群眾、推動工作起到重要作用。每一幅地圖里都帶有一種深深的關切和思考,讓人能真切感受到她扎根基層、吃苦奉獻的敬業精神和心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為民情懷。 今年年初,田陽全面推廣黃文秀“民情地圖”工作方法。該區61個脫貧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91個非貧困村掛村組長、工作組員把各自聯系村所有脫貧戶、監測戶的“民情地圖”繪制得一清二楚,隨時掌握存在的短板、弱項,采取有效措施化解返貧風險,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 作為黨員干部,繪制“民情地圖”是一項基本功,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有效舉措。如果不知群眾所思所盼,做不好人民公仆。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廣大黨員干部要懷揣愛民之心,心系群眾,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充分了解人民群眾的愿望和需求,關心他們的疾苦,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傾聽群眾的呼聲,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特別是要著力解決好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 百色市田陽區黨員干部在遍訪群眾繪制“民情地圖”過程中,掌握了社情民意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從而能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推動鄉村產業、基礎設施升級和鄉風文明建設。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862元,同比增長13.5%。 “民情地圖”作為記錄群眾疾苦,干部腳印,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橋梁和紐帶,切實將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讓廣大群眾感受到了黨員干部愛民的真感情、為民的真作為、惠民的真實效,鞏固了干群魚水關系,彰顯的是廣大基層黨員干部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文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