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開“1元保險”的丑陋面具
2022-04-01 09:20:19? 作者: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
央視曝光“1元保險”套路騙局:消費者以為可用“1元”獲取高額保費,實則將保費分攤至后期,消費者并未真正享受到保費優惠。(3月30日 澎湃新聞) 一元保費就能換取百萬保額?保險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行業,一般能夠減少業務和人類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危害。消費者選擇購買保險無非是想買一份保障,但個別不法商家拋出“低消多保”的誘餌,誘導消費者購買所謂“1元保險”,其行為早已將保險行業初心拋之腦后,直接導致消費者利益受損,進而造成行業與消費者的信任危機,從全局來看不利于社會關系的和諧。 保險行業關乎消費者切身利益,商家劍走偏鋒,將理應花在產品研發上的精力,放在與消費者玩“文字游戲”上,最終達成一次性買賣,不得人心。據消費者反映,“不知道點了什么”,在續費時也未明確告知消費者,從事實來看,商家涉嫌誘導消費,侵害消費者知情權、自主選擇權,“1元保險”儼然變成了“一元陷阱”,被點名的“悟空保”甚至專門針對老年群體“行騙”,有違社會公序良俗,缺乏行業“紅線”意識。 對此,消費者要練就“火眼金睛”,明辨是非,經得住虛假的誘惑,守好自己的腰包。“陷阱”往往與共享單車、充電寶等消費場景緊密結合,一定程度上是在利用消費者的注意力“盲區”進行引流,同時部分消費者由于對保險產品了解不充分,未認真閱讀產品條款,易引發消費投訴糾紛。一元保費就能獲得百萬保額,聽起來確實很難拒絕。但試想,天上哪會掉餡餅?成本一元的險種本身就不科學。不得不說,消費者上當受騙除商家“狡猾”之外,從其自身來看也缺乏有關保險常識,或者說“一元保險”本就是智商稅。 當前,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保險險種日益琳瑯滿目,不能任由其惡性發展,若能在規則下生長,有利于保護消費者權益、凸顯行業重要作用。對保險業來說,這是一個創新發展的階段,也是一個嚴監管的階段,更是一個謀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有關部門不妨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嚴格審核保障資質,對現存違法違規企業不能僅停留在處罰層面,不妨實行退出市場政策,予以“反省期”,等待整改完畢后考慮再次準入。另外,加強消費者保險常識宣傳是重中之重,有關部門需及時查漏補缺,披露“消保”信息、采取與考核績效掛鉤等舉措。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撕開“1元保險”的丑陋面具,走強化監管之路,才能使保險行業長治久安。在此,仍要呼吁保險行業秉承“保險姓保”的發展理念,摒棄片面追求規模和業績、以高費用換取短期業務發展的經營思路,回歸風險保障本源,才是企業發展的長遠、必由之路。(韓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