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湖派出所 扎根閩江江畔 守護閩北門戶
2022-08-22 11:10:09? 作者: 來源:延平公安 責任編輯:肖練冰
|
“警察同志,我的車子陷到泥地里了,你們快點過來幫幫我”。剛回到樟湖派出所的民警魏凱正準備脫下裹滿泥巴的雨靴,又接到群眾的求助電話。“別著急,同志,我們馬上過來,你先把警示牌設置在車后方,然后撤到路邊,一定要注意個人安全。”6月以來,延平區遭遇連日暴雨,導致316國道樟湖路段發生多處山體滑坡,民警趕到現場后發現一棵大樹伴隨著傾瀉而下的泥沙倒在國道中間,報警人的車輛因避讓不及陷入泥沼中無法動彈,民警立即聯系樟湖鎮公路站工作人員到場施救,隨后取下放在車上的鐵鍬開始清理泥沙,一個小時不到,經過大家通力協作,道路很快便恢復暢通,這就是樟湖派出所民警為民服務的一個生動縮影。 由7名民警,5名輔警組成的樟湖派出所,默默守護在閩江江畔,他們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優化警務模式,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因工作突出,樟湖派出所先后14次被評為各級各類先進單位,集體嘉獎3次,榮立集體三等功2次。2020年,樟湖所被省公安廳命名為全省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這些榮譽的取得,凝聚著全體民輔警的辛勤汗水,2022年樟湖派出所再創佳績,榮獲“全國公安機關成績突出集體”稱號。作為全省首批“楓橋式派出所”,樟湖派出所始終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和“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為目標,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排憂解難事 化解矛盾促和諧 近年來,樟湖派出所按照“一村一警”理念,全面推動警力下沉至村部。在基層治安管理中,及時了解社情民意,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糾紛。去年以來共累計調解各類糾紛102起,有效維護轄區治安穩定。 曾經的樟湖鎮因庫區移民搬遷政策,用電秩序問題頻發,2019年,樟湖鎮開始整治電改秩序,村民因此頗有“怨言”,所內梳理問題后發現,之所以樟湖庫區用電秩序難以整治,難就難在“當地村民對電改有不滿和抵觸情緒”,要解決這個歷史遺留問題,首先要推開村民的家門,走進村民的心門,打開村民的心結。 在用電秩序整治期間,全所民輔警化身“調解員”逐一登門走訪,認真傾聽村民們訴求,逐一化解矛盾癥結,同時發動鄉賢、村干部等人積極做好正面宣傳工作。針對個別“堅持己見”的村民,時任所長葉曉松多次登門上訪,苦口婆心地勸說,逐漸打消村民們的顧慮,許多村民慢慢卸下心防,主動配合工作。短短半年時間,樟湖鎮高低壓電網改造和智能電表全部更換完成,困擾了樟湖庫區18年的用電秩序恢復正常。 古鎮好管家 縣域合作護民安 樟湖鎮位于四縣交界,縣域間人員流動頻繁,圍繞縣域警務風險防控這一主線,樟湖派出所加強與三明、寧德、福州邊界警務協作,與閩清縣水口派出所、古田縣黃田派出所、尤溪縣西濱派出所、洋中派出所建立聯防聯治警務合作機制,四所每年召開一次邊界聯防聯治工作座談會,分析形勢,互通信息,集中打擊縣域邊界違法犯罪。 2019年11月,樟湖派出所接到線索舉報,轄區內有人開設賭場賭博,經民警摸排,這伙參賭人員為了躲避打擊,故意將賭場設立在樟湖鎮香山的一個山坳處,由于選址十分隱蔽,賭場外圍又安插望風人員把守,這給案件偵辦增加了很多難度,在確定賭博窩點后,樟湖派出所立即啟動四縣警務聯合機制,在黃田派出所的大力支持下,現場抓獲涉賭人員15人,繳獲賭資4727元,查獲若干賭具及22輛涉賭車輛,后續有參賭及為賭博人員提供條件等17人投案自首。經了解,參賭及組織的外地人將賭場由古田縣黃田鎮一路遷移至樟湖鎮,樟湖派出所歷時16個月的不懈努力,奔波延平、古田兩地將案件偵查終結。 責為民所系 嚴格管理不缺位 樟湖鎮地處閩北山區,316國道橫貫全鎮,鄉村道路長,村民交通意識薄弱,為了方便出行,摩托車成為村民外出的主要工具,許多村民貪圖一時方便,大多沒有騎行佩戴頭盔的意識,加大了交通安全隱患,這也成為當地政府和群眾一大“心病”。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所內多次制定并完善整治方案,并組建一支20余人的交通安全勸導隊,不定期在316國道上向過往群眾開展交通安全勸導工作。 “以前我們對未佩戴頭盔的駕駛員都是直接處以罰款,有的村民交錢后不以為然,有的村民甚至心生怨氣,這也影響了警民關系”。該所教導員周毅說。針對這一現狀,所領導主動對接鎮政府等相關部門,籌集經費,專門定制了200頂嶄新的摩托車頭盔,貼心地在頭盔上印上“安全出行”的宣傳標語,將其免費發放到村民手中,告知村民正確的佩戴方式,并與駕駛員逐一簽訂“交通安全承諾書”。每逢節假日、農忙時節,所里都會增派警力到現場維持交通秩序。經過一系列措施,全鎮基本實現了“一盔一帶”的良好局面,交通事故率大幅下降。 當好貼心人 服務群眾解民憂 建所30年以來,樟湖派出所歷任民、輔警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服務轄區群眾上,總是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難,幫人民之所困。 “多虧了派出所民警的幫助,我再也不是無戶人員了。”鎮上的溫阿婆每逢提起樟湖派出所,總是贊不絕口。民警在日常走訪中發現轄區的溫阿婆始終未辦理戶口。了解詳情后,原來,三十幾年前,溫阿婆從外地流浪至樟湖鎮后,就與現在老伴廖大爺生活至今。現如今溫阿婆年事已高,沒有戶口的她無法享受鎮上的一些福利政策,這讓溫阿婆一度十分苦惱。經核實,原來溫阿婆曾經生育過子女,按照規定,育有子女的無戶籍人員,應隨子女落戶,可原先阿婆的子女卻因各種原因不愿配合辦理手續,導致其無法落戶。樟湖派出所立即組織民警多方走訪核實,采集相關材料,在不同部門來回奔波,提供相關材料。歷時三年時間,終于幫溫阿婆成功辦理了落戶手續。拿到嶄新戶口本的那天,溫阿婆喜極而泣,感謝民警圓了她67年的“戶口夢”。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樟湖派出所將矢志不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繼續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不斷譜寫“楓橋經驗”新篇章,為實現轄區穩定和長治久安貢獻新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