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警方及時勸阻一起“冒充公檢法”詐騙
2023-09-26 09:48:57? 作者: 來源:延平公安 責任編輯:肖練冰
|
“你好,我是公安局的” “你的銀行卡涉嫌洗黑錢” “你名下的手機卡發送大量騷擾信息” “你名下護照在某地出現非法入境記錄” …… 這是你的通緝令、拘捕令 不要泄密,按我說的去做 警惕!!! 當你接到陌生來電 傳來諸如此類的開場白 千萬不要相信 這就是詐騙!!! 近日,延平警方成功勸阻一起冒充“公檢法”電信網絡詐騙案,為群眾及時止損20萬元,守住了群眾的“錢袋子”。 9月19日中午,110民警接到郵政儲蓄銀行黃墩支行工作人員報警稱,有一名客戶周女士正準備將20萬定期存款轉賬到他行,在詢問其轉存業務緣由時,周女士神色緊張,始終未吐露實情,疑似遭遇電信網絡詐騙,請求民警幫助。 情況緊急,110民警和黃墩派出所民警火速趕到現場,看到民警到場,周阿姨這才緩緩道出實情,稱早上接到一個自稱老家“公安局工作人員”電話,稱其涉嫌一起拐賣婦女兒童案件,名下的銀行卡將被凍結,讓她將名下銀行卡上的20萬元轉移到所謂“安全賬戶”,并等待案件調查。周阿姨接到電話后害怕自己涉案,趕忙前往銀行進行轉賬。 民警立即制止周阿姨轉賬行為,告知其遇到的是典型的“冒充公檢法類詐騙”,還結合近年來發生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例,向周阿姨普及反詐知識,經民警半個小時的耐心勸導,周阿姨這才恍然醒悟,意識到自己是被騙。 反詐課堂 什么是冒充公檢法詐騙? 冒充公檢法詐騙是指詐騙分子冒充公安、檢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員,以被害人的銀行卡、社保卡、醫保卡等信用支付工具被冒用,或被害人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錢、販毒等犯罪,要求被害人配合調查,并發送虛假“通緝令”“逮捕令”等法律文書,使被害人陷入恐懼,再讓被害人進行“資金清查”或者將錢轉入公檢法指定“安全賬戶”,以自證清白,從而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 1.如遇詐騙,請撥打110報警電話求助,切勿病急亂投醫。 2.公檢法等機關絕不會采取電話、短信、微信、QQ等形式進行案件處理。 3.凡是通過網站或者APP出示的帶有“公檢法”的名稱標記的通緝令、拘捕令、警官證,都是詐騙! 4.公安機關在逮捕時,必須當面出示逮捕證,通過傳真、網絡發送的,都是詐騙! 5.公檢法等機關沒有所謂的“安全賬戶”、“驗資賬戶”,也不會要求個人進行轉錢操作。 6.個人的銀行賬戶密碼、短信驗證碼是個人賬戶資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切勿告訴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