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鶴街道:“三到三助”讓群眾生活“美”起來
2023-11-20 15:18:31? 作者: 來源:四鶴街道 責任編輯:肖練冰
|
秋日的午后,四鶴街道鐵三小區內一場暢談小區新生活的“小院黨課”正在開講。說起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新變化,小區的業委會主任率先發言:“原先我們的小區布線混亂,線路陳舊老化、雜亂無章,樓道內亂拉電線、私接網絡等現象十分普遍,室外電纜線成了晾衣繩,安全隱患風險極大。如今,街道和社區推動實施了強弱電改造,室外強弱電線如盒進槽,線條流暢,不僅樓道線路變得整潔美觀,也消除了安全隱患,真正把老舊小區改造改到了點子上。” 線路布設是老舊小區改造中的“隱形工程”,看似不起眼,卻事關改造的實質性成效。為破解類似這樣在老舊小區改造、創城、小區治理等工作中的難點問題,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四鶴街道落實“四下基層”機制,深入開展“三到三助”行動,由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到社區(村)走工地、進企業,摸民情、訪民生,切實疏通了一批困擾百姓民生的痛難點,推動實施了一批助美延城的新項目、好項目,以實際行動助力延平發展、服務百姓生活。 景觀打造“筑美”。針對城中小區多數缺乏公共休閑場所的問題,街道聯合相關部門通過實地走訪、調研詢訪,整合資源,計劃投資20萬元,在延府豪庭、四賢公園,名流文化廣場等地打造3處口袋公園,并完善相關基礎設施;投入7萬余元對名流文化廣場周邊綠化帶進行維修養護;投入1.2萬元在馬坑社區民生驛站安裝圍樹椅,并融合“百合仙子”等延平文化IP形象建起百姓家門口的“微景觀”。 基礎建設“盡美”。搶抓老舊小區改造契機,結合創城工作,組織各社區對轄區內需維護修繕的公共設施開展點位摸底,對接市政、西城公司、國投等相關部門單位,對轄區105處創城城市基礎設施進行修復,涉及路燈修復、破舊廣告拆除、下水管道疏通、清理雨水篦、人行道修復等;新建垃圾分類(屋)亭39個,其中垃圾亭34個,垃圾屋5座,有效改善城區基礎設施老舊現狀,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基層治理“和美”。街道主要領導帶隊每周對轄區開展巡查,下社區了解轄區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及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通過走訪發現并推動解決了小區私搭車位、違規搭設帳篷、垃圾堆放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20余個;抽調有關部門力量60人,對新建河段水南橋下至新大橋沿岸約800余米的菜地進行集中清理整治;對接交警等有關部門,在上洋村西浴口路段安裝隔離欄桿和交通執法監控探頭,解決該路段車輛無序停放亂象。 企業紓困“惠美”。組織開展“企業家下午茶”活動,面對面傾聽企業家心聲,通過政策支持、屬地幫扶、人大代表建言等多種渠道,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方面的難點堵點問題16個;指導企業做好規下轉規上的材料收集,并幫助企業做好項目落地的前期手續申報工作;幫助達標的限上餐飲企業申報“閩菜館”項目,爭取獎勵資金5萬元;聯合舉辦四鶴步行街活力街區促銷費活動,爭取補助券1500張,受益商戶達12家,進一步刺激消費、提振經濟。 通過開展“三到三助”行動,四鶴街道有效找準政策落實的著力點,進一步提升施策精準度,推動一項項民生問題有效破解,轄區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服務能效逐步凸顯,使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滿意度在這一街一巷、一步一景中得到充分彰顯。(余麗云 洪志明 栗晨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