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養豬村”到“生態村”的美麗蝶變
2024-02-18 09:29:35? 作者: 來源::區委主題教育辦 夏道鎮 責任編輯:肖練冰
|
前言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區各鄉鎮(街道)、區直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結合延平區打造福州都市圈門戶城市的發展定位,緊緊圍繞區委重點中心工作,立足主題教育為干事創業再添勁,在延平區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譜寫新章程。 美麗延平微公號開設“主題教育·小故事”欄目,陸續刊登主題教育相關故事,進一步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匯聚榜樣之光,輻射榜樣力量,激勵干部凝神聚力勇奮進、立足崗位建新功。 下面就讓我們走進夏道鎮洋坑村。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環境保護問題時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生動形象表達了我們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2017年之前,洋坑村是夏道鎮遠近聞名的“養豬村”,村民大多以養豬為生,豬欄遍地都是,村民們的錢包是鼓了,但村莊的評價卻臭了,臟、亂、臭的環境讓人敬而遠之。洋坑村作為市級庫區移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村和四星級“美麗鄉村”,積極貫徹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了不負市里的期望,豬欄的拆除任務可謂迫在眉睫。 2017年,延平區集中開展畜禽養殖污染專項整治,洋坑村積極響應號召,通過黨員帶頭,先行拆除豬欄不養豬,以此帶動周邊鄰居、親戚整體清除。拆完豬欄后積極引導養殖戶和村民們轉產轉業,留在當地工作或者出去做保溫,及時跟近養殖戶轉業后工作情況,防止出現返養、偷養現象。同時建立黨員突擊隊,整村推進村莊“五亂”治理。 緊接著,在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下,積極對接上級部門,爭取庫區資金等1558萬元,先后完成了全村房屋立面改造、道路白改黑、親水公園、休閑公園停車場、污水終端設施處理、湖濱景觀提升工程、移民公廁、休閑長廊、太陽能路燈、監控攝像頭等基礎設施建設,讓環境更加宜居。洋坑村村民說:“以前村里豬欄遍地,大家都不會想著出門去散散步,如今的洋坑村可以說是大變樣了,豬圈沒了,步道公園什么的都建起來了,吃完飯繞著湖走幾圈,可舒服了。” 如今,延平區委、區政府不忘囑托、牢記使命,帶領廣大干群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踐行“兩山”理念為重要抓手,堅持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并行,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扎牢閩江源頭的綠色屏障,不負黨的囑托,不負人民的期望。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夏道鎮洋坑村利用自己獨具“山水林田江湖”一體的資源稟賦,以內湖、閩江、山林為依托,盤活村莊居民點活力,打造環湖游憩區、綜合服務區、森林康養區、林中漫步區、采摘園、閩江景觀帶等功能區,打造洋坑村休閑垂釣基地,打造環湖步道,形成“山、園、水、村”聯動,打造緊鄰南平港區的山水美麗鄉村。結合半山窯文創基地,利用洋坑舊小學,打造茶洋窯展示中心、體驗中心、茶洋窯直播間,為茶洋窯非遺文化提供了傳承和弘揚的場所,走出文旅一體的旅游振興道路,壯大村集體收入,讓村民的口袋“鼓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