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門鄉:千名游客赴赤門趕“豐收集” 武夷百村實踐書寫文旅融合新篇
2025-10-10 10:00:49? 作者: 來源:赤門鄉 責任編輯:肖練冰
|
|
金秋時節,稻菽飄香。為深化“武夷百村”農文旅融合發展理念,激活鄉村文旅經濟活力,“雙節”期間,由赤成實業有限公司與赤門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策劃的“山水赤成·田園豐收宴”活動在赤門鄉順利開展。活動以農耕體驗為核心,創新打造沉浸式鄉村體驗場景,吸引逾千名游客參與,有效推動文化傳承與鄉村經濟雙向發展。 創新場景搭建,打造一站式鄉村體驗體系 本次活動突破傳統鄉村觀光模式,以赤成實業及周邊區域為核心,構建“田園體驗綜合體”,科學劃分七大特色活動區域,全面覆蓋農耕勞作、文化互動、美食品鑒等多元需求,形成閉環式游憩生態。
“從福州開車過來不到兩小時,沒想到這兒規劃得這么貼心!”帶著老人和孩子來參加活動的陳先生,正領著家人在休憩節點歇腳,手里還拿著活動導覽圖,“本來擔心老人走不動、孩子到處跑,結果逛下來覺得動線很順,沿途隨時能歇,剛還在旁邊美食品鑒區給孩子買了現做的油餅,省心多了!” 針對家庭客群為主的參與特點,活動特別設計“主題環線+休憩節點”游覽體系,主線串聯各功能區,保障游覽動線順暢,沿途設置有休憩空間,兼顧老人、兒童體力需求,切實提升游客體驗感與參與度,實現“深度體驗、輕松游覽”的活動目標。 深耕農耕文化,沉浸式體驗成活動核心亮點 農事實踐板塊作為活動核心內容,憑借強互動性與文化性成為游客首選。在水稻示范基地,專業農戶現場指導游客使用傳統農具,完成收割、脫粒等農事環節,讓參與者直觀感受“稻從田間到糧倉”的全流程,深化對農耕智慧的認知;百香果園內,游客通過觀察生長、親手采摘、DIY飲品的體驗鏈條,了解黃金百香果種植知識,在親子協作中收獲樂趣;蔬菜種植區提供環保采摘工具,游客現場采摘新鮮蔬果,親身感受“從菜園到餐桌”的新鮮體驗,進一步拉近與鄉村生活的距離。 作為中秋特色民俗環節,傳統博餅活動區始終人氣爆棚。工作人員為游客講解博餅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寓意,大家圍坐桌邊,手持骰子擲出清脆聲響,“狀元”“對堂”等獎項的角逐中,歡聲笑語不斷,既讓游客沉浸式感受閩地中秋民俗魅力,也傳遞出團圓和諧的節日氛圍。活動現場還通過展板展示、志愿者講解等形式,宣傳移風易俗新風尚,倡導文明過節、節儉辦事等理念,讓游客在游玩中潛移默化接受新風熏陶。
“這里既能帶娃學知識,又能體驗農家生活和傳統民俗,比去景區擠著舒服。”參與活動的城區游客李女士表示,這類沉浸式鄉村體驗為家庭假期提供了優質選擇。 激活鄉村經濟,持續推進“武夷百村”品牌建設 本次活動為期兩天,累計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直接帶動當地餐飲、農產品銷售等消費領域增收約5萬元,有效將赤門鄉生態資源與農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動能,讓村民切實享受文旅發展紅利。 下一步,赤門鄉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武夷百村”農文旅融合發展路徑,進一步挖掘本地生態、文化、農業資源潛力,策劃推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鄉村體驗項目,著力提升鄉村文旅吸引力與競爭力,推動美麗鄉村實現“引客來、留客住、促增收”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林嘉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