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賦智 重塑金融服務新生態
2025-10-28 15:02:05? 作者: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
|
東南網10月2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淑霞 陳旻)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也是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和機制”。 在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的《“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中,明確提出了“數據要素×金融服務”行動,要融合利用數據,提升實體經濟金融服務水平。 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如何通過數據要素賦能金融服務,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推動金融體系更好適應新時代科技創新需求,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輸血補氣”,已經成為時代的必答新命題。 讓金融“活水”滋養更多高科技的“金種子”破土而出、拔節生長,近年來,興業銀行在加快自身數字化轉型的同時,探索發揮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譜寫了金融答卷。 數據精準畫像 “區域+行業”配置資金鏈 夏秋時節,南平的連綿竹林繁茂成一片綠海。 在建甌市房道鎮,鄭氏竹制品有限公司的車間里,切段、引片、拉絲……經過10余道工序,青翠的修竹被編成一頂頂安全帽銷往全國各地,也讓當地村民鼓起了腰包。 “通過‘公司+農戶’模式,我們幫200多戶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公司經理鄭國建告訴記者,通過工藝改進創新,公司出品的竹編安全帽獲得國家勞安標志認證(LA認證),因其輕便、透氣、環保,產品供不應求。 “產銷兩旺,多虧有銀行支持,產業鏈得到資金鏈的精準匹配。”鄭國建說。去年年底,公司同時接到來自物流企業5000多頂、某單位6000多頂的安全帽大訂單,以當時的產能很難完成。 增加人手、培訓工人、更新檢測設備……樣樣都需要資金。“我們是個村鎮小企業,獲取貸款條件不足,原本只能用自己房產抵押貸款,利息還高。沒想到通過南平市綠色產業創新平臺,迅速得到興業銀行650萬元貸款,解了燃眉之急。”鄭國建說。 在“中國竹鄉”南平,竹林面積達652.7萬畝,全國每十根毛竹,南平便占一根。近年來,搶抓“以竹代塑”“以竹代鋼”政策東風,南平加快生態優勢產業發展,培育千億竹產業集群。 資金鏈如何精準匹配產業鏈?興業銀行創設出“綠創貸·竹產業專屬”金融服務方案。產業數據,成為該方案的重要參考。 “我們采用南平市‘綠創平臺’的產業數據,平臺內竹企有910家、關鍵產業節點31個、行業關鍵技術31項、竹產業人才5761名,以及各企業在產業中的排名。”興業銀行南平分行金融部負責人說。根據企業的數據畫像,以及企業在產業鏈上的節點位置、排名,作為授信審批參考材料、審批額度參考條件;同時,融合外部征信、稅務、工商及行內多維度數據,運用大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技術,提升業務效率與風控精準度。 興業銀行南平分行產品經理范潔介紹說,“綠創貸·竹產業專屬”可以為企業提供優惠利率、簡化審批流程;對無法提供抵押物的優質企業,則引入南平市融橋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進行擔保增信。 手握LA認證資格的鄭氏竹制品有限公司,憑借其技術、在產業鏈中的位置等數據,迅速獲得了貸款,發展走上快車道。 去年以來,南平已有26家竹制品企業獲得“綠創貸·竹產業專屬”金融服務。精準滴灌的金融活水,正助力南平竹產業“節節高”。 “銀行金融服務緊跟區域國民經濟結構的變化,不僅是適應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興業銀行普惠金融部總經理詹志輝說,近年來,聚焦“區域+行業”,興業銀行為馬尾新型儲能、德化白瓷、邵武氟新材料等35個省內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以及鋰電池、石化、電動船舶等24個細分產業鏈,提供專班服務,并通過數據賦能,創設多種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務。 截至2025年6月末,興業銀行在福建縣域重點產業授信金額2777億元,用信余額1290億元,為縣域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以數據提煉信用 “小微”也能“速貸” 過去小微企業貸款往往要跑銀行、交材料、等審批,周期長達一兩周。而現在,依托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以數據提煉信用,大幅提升了融資效率和體驗。 近日,某品牌手機經銷商戶于經理盤點剛剛過去的“手機新品發布會”活動,銷售數據頗為喜人。 “新品手機憑借別出心裁的設計吸引了眾多消費者,我們提前增加備貨,實現銷量擴張。”他說,充足的資金為企業吃到這一波“紅利”打好了基礎。 資金,大部分來自迅速到賬的興業銀行為該品牌手機經銷商定制的專屬融資產品。 于經理告訴記者,此前,隨著“國補”政策升溫、新品上市,企業迎來擴張的好機會,同時也面臨資金壓力。 “想貸款,但我們作為傳統商貿企業,銷售量雖不小,毛利卻低,也缺少適合用于融資的抵質押物,按傳統的評估方法很難獲得融資。”于經理說,興業銀行為企業定制的融資產品為其迅速“解渴”,從發起初審到資金到賬,全程不到一周。 該產品是興業銀行服務于某品牌手機核心企業供應鏈經銷商的創新金融服務,全國經銷商都可以在線申請,最高有1000萬元授信額度,期限最長12個月,且免抵押。 伴隨著企業的成長壯大,在龍頭企業的上下游會出現很多與之配套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由于信用級別較低、抵押擔保物有限、財務信息不透明等原因,難以從傳統金融渠道獲得融資。 “特別是下游眾多小微經銷商,在旺季時候集中采購,要囤貨,要促銷,資金需求強烈。但經銷商分散在全國各地,盡職調查和貸后管理難度比較大,加上單筆業務金額小,線下作業成本高,銀行為其提供融資服務的積極性不高。”興業銀行普惠金融部處室負責人肖林分析說。 如果能獲取企業真實銷售數據,讓數據證明信用,難題就能迎刃而解。而數據構建信用,需要高質量、大規模的數據資源應用做支撐。 近年來,興業銀行加快數字化轉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各項前沿技術逐漸融入銀行核心業務。 首先是夯實高質量數據基礎。“通過建設企業級數據字典,統一數據標準和規范,為促進數據共享、流通打下堅實基礎,并建立了統一的數據中臺。”興業銀行數據管理部總經理吳擇金介紹說,通過不斷壯大數據應用規模,除銀行自有的各項業務數據,還引入銀行外的工商、場景生態等各方面數據,統一集中到數據中臺融合應用,發掘數據規模效率和價值。 加強數據底座支撐、業務全流程支撐和數字技術支撐……歷經3年,興業銀行的數字化改造進入收獲期。 利用良好的數字化基礎與大數據技術,興業銀行率先與核心企業建立了系統數據直連,融合該核心企業經銷商的合作時長、合作評級、銷售穩定性等資產經營歷史數據,并定制模型進行分析研判,以此作為信貸審批的依據,創新推出專屬產品。客戶線上申請后,系統會自動研判、快速核定授信額度、發放免抵押貸款。截至2024年末,已累計服務全國60多家經銷商。 以數據提煉信用、以信用核定信貸,成了眾多小微企業融資、普惠金融服務“兩難”的解藥。 通過企業供應鏈、政府采購鏈和產業園區等場景獲取數據,構建多模態信用產品,讓更多小微企業能快速獲得低成本的貸款,數據信用的支持作用正不斷凸顯。目前,該行場景融資服務已覆蓋消費電子、物流、信息技術等多個行業。 深挖數據價值 打造智慧“產業大腦” 福州高新區,中科芯源的車間內正在加緊生產透明熒光陶瓷。 不久前,中科芯源憑借在體育照明領域的技術突破與產業化成果,入選體育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依托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軍轉民技術——透明熒光陶瓷LED在智慧照明上的創新應用,中科芯源研制出全球首個千瓦級K-COB光源及光源模組,透明性好、硬度高、耐腐蝕、耐高溫。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獲得了中國、北美、歐洲、大洋洲等多項國內外認證。如今,從亞運會訓練場到韓國體育館場,從印度洋漁場到西班牙工廠,都能看到中科芯源的大功率熒光陶瓷LED燈具的光芒。 “今年又獲得5.5億元的設備采購清單,要加快更新生產設備。”福建中科芯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沒想到就在急需資金的時候,資金卻找上了門。” 原來,今年元旦剛過,興業銀行福州西湖支行主動上門,提供額度高、利率低的貸款服務。商談、授信、簽約……春節后,1000萬元貸款就注入中科芯源,讓企業開足馬力生產。 精準預判企業資金需求,主動靠前服務,這是興業銀行通過“產業鏈圖譜”打造的創新服務模式。 在福州科創金融服務中心,點擊屏幕,就能打開產業鏈檢索服務模塊,汽車制造、生物醫藥、醫療、工業互聯網等60多個產業鏈可以一屏縱覽。點擊任一產業鏈,全國各省的關聯企業、下級產業及其關聯企業的基礎信息一目了然。 目前,產業鏈檢索服務已在興業普惠小程序上線,打開手機,企業就能了解產品去哪買、去哪賣。 “建設產業鏈檢索服務,幫中小微企業主解決‘貨源難尋找、銷路難拓寬’的經營痛點,讓他們能輕松檢索產業鏈、獲得供需對接等服務。”詹志輝說,如今通過產業鏈數據變化,銀行能精準把握產業鏈中各企業的發展需求。 數據,不僅助力資金找到需要的點位,還能精準控制資金投向該去的地方。 興業銀行戰略客戶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近期,該行通過將區域國民經濟發展數據與銀行內的信貸資源行業投向數據交叉比較,依靠多層級數據積累,對信貸資源投向在區域內的“合理性”進行實時跟蹤,當偏離度較大時,將提示總行業務條線、對應分行采取相應舉措。 “通過‘數據—監測—業務舉措—數據’閉環管理,計劃引導信貸資源投向區域中的重點產業,讓金融活水的去向更精準。”詹志輝說。 “金融行業作為數據密集型產業,不僅需要整合集團內部全域數據開展高效利用,更需融合多維外部數據深挖數據價值,踐行金融普惠民生、助力實體經濟的經營理念。”吳擇金表示,數字化、智能化正在深刻地改變金融服務的方式和邏輯,也在不斷改變著金融的業態。下一步,興業銀行將從“數字銀行”走向“智慧銀行”,為“科技—產業—金融”的深度融合再添助力。 |


















